视频会议终端
视频会议系统
视频会议方案
教育行业录播系统的发展进化阶段盘点
发布时间:2019-07-16 文章来源: 网络整理

诞生于二十一世纪的录播,用了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录播系统设备走进了学校的课堂。录播系统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为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是,市面上不同厂家的录播设备良莠不齐,繁琐难懂的技术参数更是让许多老师感到头疼。今天捷视飞通小编将为大家讲述录播行业的演变史,让老师们在挑选录播系统时做到心中有数。

录播系统

配图来源网络


阶段一:纯软件录播
录播行业的开端,可以追溯到2000年,那时候出现了录播的雏形——纯软件录播架构。作为录播的鼻祖,纯软件录播产品的成本是比较低的,虽然它存在系统不稳定,录制的视频画质不清晰等问题。但是作为录播诞生的标志,它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阶段二:PC+采集卡录播
2003年左右,市面上开始出现PC+采集卡的录播架构。PC架构的录播主机又叫工控式录播主机,这是一种通过在电脑上安装录播软件,用采集卡采集信号的方式实现视频录制的方式。PC架构的录播主机具有配置灵活的优势,但同时却又存在着稳定性差、易受病毒侵入等无法避免的重大缺陷。

从硬件层面看,工控式录播组装灵活,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板卡和PCI的间隙积尘、金手指氧化,导致硬件接触不良、死机。从软件层面看,Windows系统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不足之处在于易遭受病毒攻击以致系统崩溃,为用户使用带来极大的威胁。PC架构是录播系统的初级发展形态,早期的录播一般都是采用这种形式。

阶段三:编码盒集成录播
2005年前后,编码盒集成录播架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这种录播设备采用一个摄像机对应一个编码盒的方式,编码盒通过网络将采集的画面传输到中心机房的录播工作站。录播工作站可同时处理多路信号,当录播教室数量多的时候,编码盒集成录播具有比较明显的价格优势。

但是这种录播对网络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对带宽有较高的要求。当带宽不足以支持时,会直接影响到视频的录制。而且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一套设备往往需要配置多个编码盒。当设备出现问题时,故障排查和维修的工作会很繁琐。同时,画面由编码盒采集后传到中心机房进行二次处理,视频经过二次编码,视频质量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阶段四:嵌入式录播
2013年,录播行业出现了嵌入式录播。嵌入式录播开始成为录播行业的宠儿,嵌入式作为录播行业的顶尖技术,与其他录播方式相比具有突出的优势。目前行业内常见的嵌入式录播可分为高度集成的嵌入式和半嵌入式两大类。

半嵌入式录播主机从本质结构上来讲仍旧是沿用PC架构式板卡组装的方式,通过视频采卡实现信号的转换和输入,之后再通过PC上的CPU配合编码软件对视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后完成信号输出。在视音频信号输出之前需要进行二次编码处理,这个二次编码的过程势必会造成图像质量的降低。同时,PC架构也让半嵌入式录播无法摆脱机身臃肿和稳定性低等问题。

高度集成的嵌入式录播在视音频信号的处理上采用硬编码的方式,将处理系统写入到录播主机的专用芯片,对于输入的视音频信号只做一次编码处理即可完成输出,避免了图像质量的损耗。同时,得益于全芯片嵌入式的结构,使得机身更加轻薄、便携,在信号处理效率和稳定性能上也有了成倍的提升。

今天,嵌入式录播成为录播行业的主流应用技术,它的出现有效改善了用户的录播体验,提高了录播设备的日常使用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TAGS:录播系统教育行业
视频会议设备